经络养生秘诀:彻底把经络穴位说清楚
所以,从古至今,中医们就一直将经络以及经络上的穴位当作人体大药来使用。不仅如此,通过对经络的按摩或刺激,还可达到养生祛病的目的。3小穴位,大健康--手把手教你找到人体特效穴位第27节:人体养生保健第一...
十四经络终于弄明白了!此文不收藏太可惜了!
经络共有44个穴位,遍布较多的在面部和小腿足部,因胆经不通者会引起头痛、偏头痛、耳鸣、乳腺疾病、胆结石、静脉曲张等,我的循环在二十三点至一点,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此时入睡头脑清醒,面色红润,早上起...
中医基础(23):十二时辰与十二经络(巳时)
巳时:气血流注脾经巳时是指上午9点到11点,这个时候气血流注脾经。恰好,此时气血流注脾经。巳时,脾在努力劳动,人其实也在努力劳动。学校的课间操,就在巳时,这种安排是很符合中医养生规律的。
12经络之手阳明大肠经穴位解析
继续第二个经络穴位解析手阳明大肠经注意事项:5、大肠经穴位有20个,左右两侧共40个。6、大肠经上的疾病表现有5种:分别在经络、脏腑、五官、四肢上。功效:疏通经络,镇静止痛,清热解表。②艾灸:用艾条温...
皮肤病的经络辨证思路
由于皮肤病发于体表,但又不离于五脏六腑,因此经络辨证在皮肤病的辨证治疗中具有更加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人体患病时,经络便成为皮肤与脏腑之间病邪传递的途径。1、根据皮肤病发生的部位确定其所属的经络脏腑2、根...
手诊脏腑图
手诊脏《灵枢》也有诊鱼际纹路之法及爪甲诊病法。德国着名哲学家康德指出:“手是人类外在的头脑”人,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六腑、经络沟通表里,运行气血而构成了—个有机的整体。相:婴儿的脸是洁净的,当他(她)...
肾寒多尿,脾寒多湿,肝寒多痛,一盒中成药,逼出脏腑里陈年湿寒
第三个则是肝寒多痛,中医里常说肝主筋,也就是说咱们人体的筋脉都需要肝血的滋养,当肝脏被寒邪入侵时,就很可能会导致肝血凝滞,那么人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养生的十二时辰!轻起居,严作息,脏腑佳
每个时辰都有对应的最佳起居安排,若起居作息乱七八糟,会让我们的五脏六腑、十二经脉“遭殃”。养生的十二时辰7、放松身心乐无忧—时辰:戌时(19点~8、颐养心性利入眠—时辰:亥时(21点~9、安适入睡固元...
五脏有寒,身体先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脏腑有寒”
表现:中医认为呢,肝主一身疏泄,如果你肝阳不足了,导致疏泄功能失职,出现气郁气滞,导致身体出现淤堵的现象,而我们的两肋正是肝经循环的地方,所以就容易出现肋痛,并且还伴有头痛,腹痛等,这个时候就需要疏肝...
引用中医脏腑辨证系统归纳
肝病辨证鉴别:肝血虚与肝阴虚均属肝的虚证,均有头晕等表现。脾病辨证鉴别:脾气虚证、脾虚气陷证、脾阳虚证、脾不统血证。脾阳虚证是在脾气虚证的基础上,以虚寒见症为特点;脾不统血证是在脾气虚证的基础上,以出...
全景脉法-脏腑式用药
脏腑式用药是全景脉法的用药方法,其病因归类为:一、四气:寒(虚寒、实寒)、热(虚热、实热)、湿(寒湿、热湿)、风(寒风、热风);二、气(寒气、热气)血(血寒、血热);三、痰(寒痰、热痰);四、毒(寒毒...
ZDAY153:中医诊断基础(十六)辩证(五)脏腑辨证(三)肾病及六
继续学习脏腑辨证中的肾病及六腑病变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一般以肾病的主要症状和阴虚内热症状同见为辨证要点。一般以肾虚不固所表现的症状为辨证要点。一般以胃病常见症状伴见阴虚症状为辨证要点。3、A...
上一篇:女性“房事”达到“这个数”,子宫也许会“感谢”你,了解一下吧
下一篇:王庆其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下肢吊筋、腿抽筋医案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