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感 第5页
-
《脾胃论》学习笔记:《内经》、仲景所说脾胃第一
《太阴阳明论》云,太阴、阳明为表里。脾(太阴)胃脉(阳明)也,都是脾胃上的病,阴者,故犯贼风(风邪为害,是谓贼风)虚邪(寒暑湿燥...
2025-02-2626 0 -
张锡纯:清解汤
清解汤歌诀然麻杏甘石汤,诚为治温病初得之的方矣。而愚于发表药中不用麻黄,而用薄荷、蝉蜕者,曾于葛根黄芩黄连汤解后详论之,兹不再赘...
2025-02-2527 0 -
『解表剂』扶正解表>败毒散
【主治】 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又感风寒湿邪,正是虚人外感风寒兼湿之征,治当散寒祛湿,羌活长于祛上部风寒湿邪并止痛,独活长于祛下部...
2025-02-2428 0 -
小儿发汗退热外用汤剂
《小儿发汗退热外用汤剂.pdf》由会员分享,更多相关《小儿发汗退热外用汤剂.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2025-02-2325 0 -
理阴煎
理阴煎【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异名】理营煎(《仙拈集》卷一 。【组成】熟地9~21克或30~60克当归6~9克或15~2...
2025-02-2227 0 -
儿童发烧感冒:灵方民间五根汤
是一首治疗小儿外感发烧的良方”既能治疗小儿因感染所致发烧。自然调节虚实寒热而研制出的闻名遐迩之,也不管患儿发热还是恶寒、恶风,特...
2025-02-1941 0 -
太阴病在临床上其实是很常见的,比如一些外感疾病外感疾病往往有内伤的基础,包括邪气入里寒化、入里热化...
太阴病在临床上其实是很常见的,比如一些外感疾病。外感疾病往往有内伤的基础,包括邪气入里寒化、入里热化。邪气入里到底是寒化还是热化...
2025-02-1829 0 -
葱豉汤
葱豉汤【来源】《肘后方》卷二。【异名】葱白豉汤(《类证活人书》卷十九 。【组成】葱白3枚豉6克【用法】用水300毫升,煮取100...
2025-02-1827 0 -
治疗妊娠外感的民间验方
利湿安胎。 【方名】薷苓清暑汤, 【组成】藿香4.5克,香薷4.5克,茯苓6克,陈皮3克,厚朴3克,麦冬2.4克,白术9克,...
2025-02-1733 0 -
张锡纯的体质观:让中医“如虎添翼”的思路
张锡纯则特别重视正气中的脾胃功能和元气两个方面。多责之风寒湿痹,或血瘀、气滞、痰涎凝滞……愚临证体验以来,盖人脏腑素有积热者。即...
2025-02-172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