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文 第2页
-
任应秋解析《黄帝内经》:寸口人迎脉辨
《内经》脉法中有一种神奇的脉法——人迎寸口脉法,人迎寸口脉法,对于指导辨证和补泻,是临床上不可多得的脉诊法,寸口主中,【提要】寸...
2025-06-08102 0 -
五苓散原文的精彩解析
微热消渴者。大汗出、烦躁失眠、口渴,即胃阴虚: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为阴虚导致的阳气浮越,表证必须恶寒。五苓散的运用也不以...
2025-06-07113 0 -
【引用】灸法三字经
用艾火。叫艾卷,得脓坏。艾条灸。热驱寒,陷可拔。症状险,病不掀,灸大椎,怕风寒。痰咳喘。肺俞痊,易腹泻,肠绞痛。肚中暖,脓疮疖。...
2025-06-06107 0 -
黄帝内经总论、养生精华100(71-80)原文与译文
《黄帝内经》还是养生保健的鼻祖。《黄帝内经》开篇是上古天真论,讲的是如何正确养生保健,以活到天年。几千年来,《黄帝内经》的医学理...
2025-06-05188 0 -
6个月跟师学习《伤寒论》,我弄清楚了厥阴病
狭义伤寒是指感受寒邪,感而即发的外感病,《伤寒论》讨论的是狭义伤寒。还有:温病初期是不恶寒的,所以不是太阳病,不是表证,但温病初...
2025-06-05153 0 -
黄帝内经总论、养生精华100(1-10)原文与译文
《黄帝内经》开篇是上古天真论,讲的是如何正确养生保健,以活到天年。中国历代名医都是在《黄帝内经》的理论指导下,创新发展中医的。原...
2025-06-05151 0 -
海厦伤寒论笔记(六五)
昼日烦躁,误用泻下之后,病人出现白天烦躁、不能安静睡眠,夜晚精神委靡昏昏欲睡而不烦躁;用干姜附子汤主治。病人有病最怕的就是烦燥,...
2025-06-05137 0 -
医学三字经白话解
后人托名黄帝和岐伯写成《灵枢》和《素问》二书。又名《灵枢经》、《黄帝内经灵枢经》。现存《灵枢》传本系南宋史崧据其家藏9卷本重新编...
2025-06-05108 0 -
黄帝内经总论、养生精华100(21-30)原文与译文
《黄帝内经》还是养生保健的鼻祖。《黄帝内经》开篇是上古天真论,讲的是如何正确养生保健,以活到天年。几千年来,《黄帝内经》的医学理...
2025-06-0413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