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恶寒
-
《复习•诊治湿热之精华》
薛生白著的《湿热病篇》是治疗湿热病的名著!湿热病是外感湿邪与热邪两种邪气,湿邪与热邪相混合致病。因此感受的邪气既有湿邪为患的特点...
2025-06-2470 0 -
很多人想要的:金匮要略实战总结版!
4、轻证:胸中不痛,而以胸中气塞,短气为其临床特点。以蜜为丸缓之,且首次服小量,不知,稍加服,可谓慎之又慎。其中病位偏上者“必心...
2025-06-2348 0 -
六经合病之主症及主方
少阳少阴合病,附子泻心汤主之,背恶寒者,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虚劳虚烦不得眠,病者脉浮,病人胸中痞硬。病人胸腹胀满,发热恶寒,厚朴...
2025-06-2168 0 -
《伤寒论》学习笔记3——桂枝汤治疗病发于阳的外感
(点击这里查看上篇学习推文)今天,我们从“病发于阴,病发于阳”的病因视角,分析桂枝汤的临床应用。今天,我们学习“”病发于阳而成的...
2025-06-1855 0 -
胡希恕----伤寒约言录1~3
说明:伤寒约言录1~日人所著《皇汉医学》,每于方剂后,附载治验数则,以证先生诊之,腹中无实处,乃以桂枝加术附汤而愈。”桂枝加附子...
2025-06-1754 0 -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 6条太阳病 发热而渴 不恶寒者
这温病就是这样,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里热,这说的很清楚了。太阳病治疗是发汗,温病不属于太阳病就不能发汗了,里热是不能发汗的,...
2025-06-1754 0 -
初学医者必须牢记的中医口诀
瘦人眩晕少血多火.,8、疹是太阴风热。9、癍是阳明火毒,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治宜咸寒。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
2025-06-1374 0 -
这个经方被埋没1800年不被重视!我却用它治一切肝癌胃癌肠癌证属肝风脾寒者!
这个方子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的侯氏黑散,心中恶寒不足者,四肢烦重,脾阳不达于四肢,心中恶寒不足为气血伤于里,血分虚而热度...
2025-06-0982 0 -
《百日学中医诊断》3.1.2. 八钢【表证和里证】
表里辨证在于辨别病位的深浅。外感热病有病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演变过程,通常表里辨证讲的表主要指躯壳(包括皮毛、肤腠),停留于肌...
2025-06-0876 0 -
水湿侵袭致不适,中医散寒效果好
湿邪侵袭机体会导致哪些病症呢?中医认为湿为阴邪,骤然淋雨或浸于水中之后致寒湿之邪入侵人体,邪气由皮毛肌腠而入,皮毛收引则见皮肤苍...
2025-06-077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