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温病
-
黄连黄芩汤
黄连黄芩汤。【来源】《温病条辨》卷二,【组成】黄连6克黄芩6克郁金4.5克香豆豉6克,【用法】用水1升。【功用】清热化浊,【主治...
2025-10-14119 0 -
张仲景术的组成结构
九变十化气数图解读《伤寒论》条文之一九变十化气数图解读《伤寒论》条文之二仲景《伤寒杂病论》本来是为百病立法的临床医著,是集伤寒温...
2025-10-1498 0 -
第102篇 小青龙汤
细辛是一味比较温热发散的药物。通常用麻黄作为解表散寒的药物,如果寒邪入侵到身体内部造成寒邪郁结血脉通常用细辛来散寒,寒邪如果束缚...
2025-10-14119 0 -
温病大家刘景源:经典解读温病的病因!
温病的病因,笼统地说是温邪,或称热邪。温病的病因可以归纳为以下7种。风温与冬温发病季节虽然不同,但病因相同,所以临床表现与辨治都...
2025-10-14110 0 -
中药方论(24)
牡丹皮桃仁怀牛膝,这三味药是《伤寒论》上的。还有一味,知母,这是我在对伤寒论的理解,用在这张方子上是通肠,我不是通大便,不是下法...
2025-10-14100 0 -
清燥汤2
清燥汤2【来源】《温病条辨》卷二。【组成】麦冬15克知母6克人中黄4.5克细生地15克玄参9克【用法】用水1.6升,煮取600毫...
2025-10-11101 0 -
导赤承气汤
导赤承气汤【来源】《温病条辨》卷二。【组成】赤芍药9克细生地15克生大黄9克黄连6克黄柏6克芒消3克【用法】用水1升,煮取400...
2025-10-10106 0 -
孔伯华辨湿热
与传统温病强调温邪的认识不同,孔伯华认为除了温邪,现代人也易感受湿邪,并常常湿热合邪,共同侵犯人体。孔伯华从临床中总结形成了“郁...
2025-10-10114 0 -
冬地三黄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组成】麦冬24克黄连3克苇根汁100毫升(冲 元参12克黄柏3克银花露100毫升(冲 细生地12克黄...
2025-10-10134 0 -
六经辨证
与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是一个什么关系?六经辨证是不是如教科书上所言:只是用于治疗外感病的一种辨证方法?...
2025-10-1012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