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证 第2页
-
阳明病之上、中、下三型热证
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这是一个表里俱热、热邪弥漫全身的病人,紧脉说明内热严重、胃气不和,...
2025-10-05147 0 -
中医治疗痤疮的注意事项
1、痤疮最佳的治疗方案是内服药配合外用药。尤其是在使用寒凉药物时。对于面部属热证、脾胃阳虚的寒热错杂患者,便秘常常是痤疮缠绵不愈...
2025-10-04155 0 -
肝胆胰疾病,经方辨治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个方面,从寒辨治肝胆胰疾病第二个方面,从热辨治肝胆胰疾病第三个方面,从郁辨治肝胆胰疾病第四个方面,从瘀辨治肝胆胰疾病把这五个...
2025-10-04193 0 -
肖老师讲《湿热病中焦湿热证诊治》
《湿热病中焦湿热证诊治》,湿热病是外感湿和热两种邪气,因此邪气既有湿邪为患的特点“说明湿热之邪由口鼻入不停留,章虚谷又告诉我们湿...
2025-10-03125 0 -
清中化湿汤
甚者胀痛,茯苓15克,苍术10克,黄芩10克,枳实10克,莱菔子12克,木香10克,甘草6克:燥湿化痰。清热散结、理气和中:中焦...
2025-07-2895 0 -
治疗哮喘的偏方9
治疗哮喘的偏方9 内科 呼吸类 桑白皮、地骨皮各10克,甘草3克,粳米1撮。[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热证哮喘。...
2025-07-2289 0 -
中医建议:脾胃湿热怎么办 脾胃湿热的调理方法
脾胃湿热的原因,脾胃湿热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胃湿热证的形成,同时各种疾病因素很易引发脾胃功能失调而生湿热:脾胃湿热可以吃3款中成...
2025-06-26104 0 -
跟马家驹老师学经方(25)-太阳病篇总结串讲
辨证落实在六经辨证体系,分成两步,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相应而治愈疾病,强调的也是辨证,辨六经和辨方证是辨证的不同体现而已...
2025-06-1894 0 -
妇科临床心得之.....舌诊在妇科的应用(二) 妇科讨论版 基层医
2.临床若见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薄如涕者我们(先父言传)常多治以健脾理气、升阳除湿为主.治疗多以清热解毒兼以化湿为主.临床治疗我们...
2025-06-179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