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太阳病
-
胡希恕先生一生研究《伤寒论》的总结,精辟!
但它实际是胡老一生研究、教授《伤寒论》的高度概括总结,所谓《伊尹汤液经》即集此总结的最早典籍。因有方剂之祖、医中之圣等无稽过誉之...
2025-10-14115 0 -
伤寒论便读:六经病证治纲要
本文摘取钟小南先生所著《伤寒论便读》中的六经病证治纲要,以飨读者,因为《伤寒论》以六经辨治,每经内容繁杂,对此钟小南先生在每经病...
2025-10-13133 0 -
八纲辨证与六经辩证(刘渡舟)
如果只讲脏腑的里证,而不讲经络的表证,则失六经辨证的宗旨。小结:通过以上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结合来看,每一经中皆有阴阳、表里、寒热...
2025-10-13101 0 -
伤寒论的简单辩证法(一)
讲伤寒论,先从阴阳开始讲起。理解了阴阳的概念,再讲伤寒论的六经。伤寒论的六经,来自于八纲。表里是代表病位;虚实,寒热,阴阳,代表...
2025-10-1392 0 -
中医活血化瘀名方之抵挡汤(丸)
抵挡汤中的几味药,都是活血化瘀作用很强的药,其中桃仁和大黄,还有泻下的作用。张仲景的著作中也还收录了“下瘀血汤”、“大黄蛰虫丸”...
2025-10-1398 0 -
脉证辨识(四)辨汗
经文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之头汗出,乃论邪热内郁而上蒸之阳微结证也。第220条: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
2025-10-13102 0 -
揭秘:伤寒汗出病解的方式有哪些
此即以发汗药得以汗解的要领。得汗病解,除用诸如麻黄汤、桂枝汤发汗药物以外,用非发汗药亦可使疾病得汗而解。此虽不用发汗解表药而起到...
2025-10-1392 0 -
《伤寒论》112方(按药味数量排序)
4、桂枝甘草汤(太阳病)(64)5、栀子豉汤(太阳病、阳明病、厥阴病)(76、77、78、221、228、375)7、茯苓甘草汤...
2025-10-13111 0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四二)
若小便通利的是水停中焦,若小便短少不通畅的是水停下焦,一定会有小腹部胀满急迫不舒的症状出现。一种是喝了水小便就排出来,五苓散就可...
2025-10-12122 0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二五)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痉病
把所有的病都治完了,名曰刚痉。如果是发热汗出不恶寒,有刚痉的方子,柔痉出现的时候有柔痉的方子,遇到太阳病如果是发热脉浮而缓,如果...
2025-10-1118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