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阴阳 第3页
-
六经辨识的思考
六经辨治理论体系精妙。因此,六经辨治既是共同化治疗的准绳,又是个性化治疗的规范。六经辨证的理论基础是《内经》的阴阳学说。胡希恕先...
2025-06-2451 0 -
伤寒论02:太阳中风、伤寒、温病。
三种表症:中风、伤寒、温病。条辨二: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伤寒与中风的区别:无汗、有汗。伤寒最重要的是无汗...
2025-06-2458 0 -
阴阳一调,早泄自止!这张方子,含义深刻,恳请你认真学习
在上头,体现为心中虚火扰神,这也是阴阳失衡。阴中求阳,这是中医的法则。它和远志搭配,本身也是中医治疗痿遗之疾的常用药对。如果是下...
2025-06-2458 0 -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5)王洪图
第一是说阴阳五行学说。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就是阴阳。那就是阴阳。我现在...
2025-06-2460 0 -
天心操又名本元自由操
保持身心的平和放松,禀持“敬静净”三字原则,自由流动喜悦地进行。本元自由操/天心操的步骤:双手合十举到头顶,感觉从头顶的百会穴注...
2025-06-2463 0 -
潘毅主讲(111讲)《中医基础理论》听课笔记~05阴阳学说(一)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哲学:是讨论自然社会最一般规律的学问。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最难学习的部分)①精气学说(难,抽象性强)...
2025-06-2355 0 -
一文概括《伤寒论》中附子的全部14个功效
太少两感之证,病已得二三日后,以二三日无里证,还是少阴兼表证,只是证较麻黄细辛附子汤证为轻,应用温经微发汗法,如麻黄附子甘草汤。...
2025-06-2359 0 -
沈绍功:沈氏600年-消除肌瘤、囊肿、增生的专方
子宫肌瘤、附件囊肿、乳腺增生均为良性肿物,沈氏女科认为女性内分泌功能紊乱是其发病的根本原因,临床以心烦口苦、失眠多梦、腰酸背痛、...
2025-06-2358 0 -
论当代科学语境解读试用新型中药方剂2
大家都期待着用当代科学语境来解读这些药作用的知其所以然,这样每位根据自己的病情还可加减。根据当代科学语境解读方式,分几方面,今天...
2025-06-2354 0 -
升麻鳖甲汤医案
升麻鳖甲汤主之。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用升麻鳖甲汤加减:升麻9g,当归12g,蜀椒、甘草各6g,炙鳖甲、连翘、贝母各15g...
2025-06-2260 0